工具箱 活动 做种: 0 下载: 0|分享率(上传量/下载量): 2951.772 上传量: 77.22 TB 下载量: 26.78 GB 积分: 1516742.61 消息(0) 细语 客户端|RSS
返回顶部
本站定于2020年11月26日24:00关站,请大家提前下载收藏自己所需的资料。有缘再见!

种子信息

[从毛泽东到莫扎特][From.Mao.To.Mozart.-.Isaac.Stern.In.China.1980.DVDRip.XviD-iMBT][纪录片/音乐][中文字幕]

[ 不计下载量 ]

选择操作: 种子下载 | 加入收藏 |
文件名: ZiJingBT.From Mao to Mozart.torrent
种子名称: From Mao to Mozart
信息: 大小: 700.94 MB | 文件数: 2 | Info Hash: 44a3ba202ecb51f4111ced3072fbcf5191dc9d5f
类别: 纪录片 | fjlanx2 (管理员 蓝叉二) 上传于 2010-09-23 23:19:51
活跃度: 做种(5)/下载(0) | 完成下载 (236) (最近一次活动时间 2020-11-23 20:35:30 / 种子活动时间 2020-11-23 20:35:30)
IMDb: 无效 [少于 5 人投票] (最近一次更新时间 2020-02-15 16:27:16)
其它版本: 无结果
上传字幕:
便笺:
内容简介: image

中文名: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
英文名: From Mao to Mozart:Isaac Stern in China
资源格式: DVDRip
发行日期: 1980年
导演: Murray Lerner
演员: David Golub ..... Himself (pianist)
       Isaac Stern ..... Himself
地区: 美国
语言: 英语
发布组: IMBT
片长:84 min
国家/地区:美国
对白语言:英语
色彩:彩色
级别:USA:G

剧情梗概
  影片纪录了小提琴大师斯特恩1979年对中国的访问,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风貌,尤其是神童的天才和教师的尽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艾萨克·斯特恩是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大师。他对中国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厚情谊。在文革结束的1979年,斯特恩作为西方第一位来华演出的小提琴大师,在北京演奏了莫扎特的《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》。他的此次中国之行被美国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传记片、艺术纪录片导演艾伦·米勒拍摄成新闻纪录电影《从毛泽东到莫扎特》。
  这部影片向世界展示了刚刚开放的中国和中国年轻音乐家的才华,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。

手法特点
  主观型+说明型
  清晰而完整的对整个访中过程的介绍。侧面说明当时中国音乐人才的现状。
  介绍段落相对完整,相对独立的段落结束再承接下一个画面
  衔接自然
  思想:反映了中国刚刚打开大门看世界的纯洁和虔诚。人们积极而向上,热切期望从疯狂的状态(文化大革命)中返回到正常的文明世界中,以及“做人(音乐)要用心、自然”的道理。

艾萨克‧史坦简介
  「我是音乐家,没有音乐我将不存在,音乐是我生命的中心,它也是一般人生命的中心」--艾萨克‧史坦(Isaac Stern,1920-2001)
  史坦於2001年9月23日,也就是举世震惊的911恐怖攻击事件之後12天,死于纽约,享年81岁!
  笔者简单的整理了关於他的超连结,包括有:官方网站、小传、录音清单,以及国外媒体对他去世的相关报导,另外撰写一篇关於史坦的短文,让乐迷一同悼念这位对世界乐坛,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小提琴巨匠。
  史坦职业演出生涯的时间超过一甲子,他也是当代录音最多的小提琴家,一生留下超过100张录音,涉猎200多首作品,范围广及63位作曲家。他主要的录音从前身CBS直到後来的Sony,从1945年签约至今,双方合作关系超过半世纪。1985年史坦更被Sony封为公司首位「桂冠艺人」。其实,早在史坦健在时,1995年Sony便已经为他推出45张CD特辑「Isaac Stern: A Life in Music」。
  史坦1920年7月21日,生於俄国与俄国交界的克列缅涅兹Kreminiecz小镇,该地如今在乌克兰境内。1921年时,十个月大的他跟著双亲为了躲避俄国革命来到美国,因此在旧金山受教育、长大。旧金山的岁月对史坦影响很大,主要是在小提琴启蒙以及室内乐合奏训练两方面。史坦四岁开始学钢琴,八岁开始拉奏小提琴,并在旧金山开始自己的演出生涯,他师事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Naourn Blinder(Blinder的老师是布罗兹基,而布罗兹基则是黑尔梅斯贝格在维也纳的学生)。他13岁第一次举行音乐会,第一场管弦乐演出在1936年,拉奏圣桑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,由Willem Van den Berg指挥旧金山交响。一年之後,史坦在蒙都指挥相同乐团下演出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,并且全国广播。1937年,17岁的史坦第一次到纽约登台,演出塔替尼《魔鬼的颤音》与葛拉祖诺夫小提琴协奏曲。当时的乐评认为他的演出「真诚富有活力的演奏风格」,但也批评史坦运弓太过用力,低音虽然饱满但高音刺耳。史坦自从17岁之後就没有再拜师,一直到过世为止,职业演出生涯都靠自己思考解决问题。
  史坦1943年首度登上卡内基,名气大噪,这回《纽约时报》对他猛进的技艺大加赞赏,「琴音圆润具高度音乐性,运弓控制力过人、音准精确。」当时他演奏巴哈无伴奏小提琴曲」莫札特e小调奏鸣曲、布拉姆斯d小调奏鸣曲。可惜的是,史坦这段崭露头角的岁月,他自己没有简报的习惯,没有旁人替他整理,因此没有留下任何纪录。
  20岁的史坦早已经是与赛尔、奥曼第、华尔特等一流指挥大师合作,享誉全球的顶尖小提琴家。不过尽管如此,史坦依然相当坚持自己的人道路线,像是二次大战後,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,让他就拒绝再到德国演出,也使德国乐迷无缘亲炙他的琴艺。而这项坚持一直持续到1999年,史坦才重新踏上德国的土地,不过那趟德国行他也是教学而没有演出。1956年在老搭档Alexander Zakin的钢琴伴奏下,史坦回到俄国巡回,他这次巡回为的是交换小提琴家大卫欧伊斯特拉夫,以及钢琴家吉利尔斯到美国演出。因为史坦本人相当推崇欧伊斯特拉夫的演出,两位小提琴巨匠的交情相当好。
  史坦生前对於艺术推广工作相当活跃,他不仅是国家艺术捐赠基金的成员,还是美国-以色列文化基金会的主席、犹太音乐中心的创办人与主席,担任卡内基音乐厅总裁更长达35年,可以说是美国音乐圈最有「势力」的教父级人物。他也十分支持年轻音乐家,像祖克曼、帕尔曼、马友友、林昭亮都受到他的帮助。钢琴家艾克斯就说,「他是很多音乐家的父亲典范,包括我在内。」
  史坦介入艺术行政领域,必须溯源到1959年卡内基音乐厅即将拆除的事件。当时,史坦主动打电话给纽约市长联系,希望暂缓此事却未得要领。因此他便成立拯救卡内基音乐厅委员会,联合当时顶尖的音乐家发电报给纽约市长,签名的包括有卡萨尔斯、伯恩斯坦、皮亚第果斯基、海飞兹、霍洛维兹、奥曼第、塞尔、克莱斯勒、艾尔曼、孟许等人。经过史坦的强力奔走,1960年4月终於确定卡内基得以免去被拆的命运继续保存,同年9月25日更举行盛大的重新开幕音乐会。因此,拯救卡内基音乐厅是史坦生命中重要的分水岭,他深切的体验到,除了透过音乐还可以透过行动、思想来改变人们的做法。
  史坦坚定的人道举止与高度的活跃还不仅只於此,1967年的六天战役,史坦在伯恩斯坦指挥以色列爱乐之下演奏孟德尔颂小提琴协奏曲,该场纪念音乐会收录在《耶路撒冷之旅》影片中。史坦更被称为是「音乐的马可波罗」,1979年他是中国大陆文革之後,第一位进入北京演出的西方音乐家。这次历史性的演出所拍成的《从毛泽东到莫札特》,更赢得1981年影艺学院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以及坎城影展的特别纪念奖。
  由於具有坚实技巧与浪漫感情,再加上遗传声乐家母亲爱歌唱的特质,史坦的琴音有著丰富的音乐性。他的演奏风格相当注重音乐的合理性、逻辑性,呈现的深度不仅只是技巧展现的浮光掠影。由於熟悉每首小提琴协奏曲的管弦总谱,更让史坦的小提琴主奏能与乐团协奏调和,他尤其注重整体和声的效果。在广泛的录音中,史坦与欧斯史特拉夫合作的的维瓦第复协奏曲、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评价最高。他的录音要搭配对象都是奥曼迪与费城,或是伯恩斯坦与纽爱。
  史坦也是一位公认的当代音乐演出权威,举凡伯恩斯坦、潘德瑞斯基、Rochberg、Schuman、Dutilleux、Peter Maxwell Davies等人的小提琴作品,还有巴尔托克、兴德密特等人小提琴曲的美国首演,都由史坦经手。
  在室内乐方面,早期主要与葛罗米安、卡萨尔斯搭配三重奏,晚期则是与罗斯、伊斯托敏合作。1991年他有曾与钢琴伴奏Yefim Bronfman巡回俄国现场灌录有布拉姆斯、莫札特的小提琴奏鸣曲。他也常与艾克斯、拉雷多、马友友合作室内乐,包括贝多芬、布拉姆斯、佛瑞、莫札特、舒曼、德弗札克的钢琴四重奏。其中布拉姆斯钢琴四重奏全集,获得1991年葛莱美奖年度最佳室内乐录音。
  活动力超强的史坦,除了热情认真、全力以赴的演奏姿态活跃於舞台之外,他的教学生涯也是多采多姿,而且观点独特。他自己曾经表示,「我教导学生倾听自己以及诚实,因此他们可以藉著自己的才能独立,进而学到比我给的还多。因此重要的不是教他们如何演奏,而是思考为何演奏,思考为何成为音乐家。」这样的铮言,相信听在任何一位学音乐的人耳里,都是受用无穷的。
  早期史坦也曾出现在电视节目《六十分钟》、《今日秀》、《早安美国》、《芝麻街》中,并在在电影《今晚我们歌唱》饰演易沙意,同时担任《屋顶上的提琴手》的幕後演奏。他的相关传记有1999年九月Alfred A. Knopf出版的My First 79 Years,由他与Chaim Potok共同著作,以及Sony推出的音乐传记Isaac Stern - A Life。
  住在康乃迪克州的史坦,结婚三次,有三个小孩、五个孙子。第一位太太是芭蕾舞者Nora Kaye,二、三任分别是Vera Lindenblit、Linda Reynolds。三个小孩Shira、Michael、David都是与第二任所生。
感谢者: 年小九, 葛荣存, xgdw, 绯色的真相, lzz9295, 许黎之, khaled, spdfpal, 零点一只喵, lewishays, qf129, lyy, 123098asd, 冰墨魂, 小马哈鱼, vergelian, hashao, 木易, csardasnju, 风卷残云, mcmurdo, JennyChan, sh20118, jasonmraz, 解兰缚尘缨, 131180025, smallL, sherlockwesker, 慕言, Ceeotaku, 追梦之旅, dreamwalker, rooooll, harrykkk, george, Hsinchu, fireorfire, 七彩乱码, shxstc, lichunhui, oubeichen, wojiaozhaozigan, b101150066, , meow, lijian, hr, ykkang, codes, efun, longlongji, sixianyaxuan
(已有 52 人表达了感谢)

种子内容

文件 大小
[从毛泽东到莫扎特].From.Mao.To.Mozart.-.Isaac.Stern.In.China.1980.DVDRip.XviD-iMBT.avi 700.91 MB
[从毛泽东到莫扎特].From.Mao.To.Mozart.-.Isaac.Stern.In.China.1980.DVDRip.XviD-iMBT.srt 28.83 KB

当前没有评论

发表评论